王继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提案》收悉,经咨询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营业管理部,现结合沈阳市实际情况答复如下:
一、持续加强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沈阳市农村地区共设有营业网点269个,能够基本满足农村地区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2011年以来,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营业管理部持续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推广工作,目前沈阳市农村地区共有助农取款服务点1525个,能够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同时各商业银行持续加大三农覆盖力度,其中农业发展银行近两年来累计投放农地贷款33.29亿元,涉及面积110.44万亩,其中投放高标准农田贷款2.3亿元,涉及面积30.44万亩,改善10个村镇耕地。农业银行推动网点向县域特别是工业重镇、商贸强镇、农业特色镇迁建布局,在县域地区(含辽中)设立惠农通服务点543个。积极支持“数字乡村”建设上线推广手机银行“乡村版”“大字版”,加载助农惠农专属板块,贴心服务农村客群、老年客群,县域掌银注册客户56万户。邮储银行建设农村区域网点91家,农村区域网点布放自助设备110台。辽宁农商行县域营业网点数量占全部的62%,基本做到县域金融服务全覆盖。
下一步,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营业管理部将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切实发挥好助农取款服务点金融服务阵地功能。推动农业银行发挥好其助农取款服务点小额取现、转账、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功能,做好线下“查取转缴汇”基础金融服务,深入挖掘多种服务场景,将助农取款服务点打造成为农村地区综合金融服务站。同时重点发展线上非金融服务,依托农村各金融机构微信小程序、网上银行等,开展线上金融服务与宣传,满足客户更深层次的服务需求。推动建设银行优化服务点“裕农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结构,打造社保、医保民生缴费场景,进一步提高沈阳市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平台活动为沈阳市农村农民惠及更多权益。
二、持续做好支农特色金融产品
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农业发展银行根据政策要求和业务特点设置产品,对应行业领域,如种业、耕地、水利、 路网等,每个产品制定一个管理办法,各产品间边界基本清晰。根据业务拓展和管理需要,设置子产品,对应支持领域下的行业如生产、加工、流通等,通过设置子产品,实现更为精细化管理。每个子产品制定一个管理细则,在产品管理办法下,通过若干产品要素,明确差异化管理要求。农业银行创新实现“一集群一方案”金融服务模式。围绕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对接“一县一业”强县富民工程,打造“一集群一方案”服务模式,开展表单化作业和批量授信。创新担保方式,肉牛活体抵押“肉牛e贷”实现突破,有力支持了辽中养牛产业发展。“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有效拓展,围绕核心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农户推出“养鸡贷”、“饲料贷”产品,通过核心企业服务更多农户。持续推进农机具抵押贷款,助力发展规模化农业。邮储银行“产业贷”推动特色产业,在县域重点巩固辽中肉牛、沈阳淡水鱼、辽宁粮食、沈阳肉鸡、新民酸菜、辽宁肉羊六大传统优势产业项目,根据客户需求新增农资农机行业产业贷项目。截至3月末,投放“产业贷”共计13.1亿元,业务余额达到27.4亿元。辽宁农商行坚持“农”字特色,坚守支农定位,针对养殖、种植、收购、渔业等特色农业产业,创设了金信活体贷、金信种植贷、金信收购贷、金信渔船贷等4款涉农产品,从贷款对象、贷款方式、贷款额度上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
三、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进一步扩充农户信息采集内容,提高涉农信息采集的丰富度,扩宽涉农信息采集渠道,扩展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在此前基础上,不断深化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工作,目前累计指导涉农金融机构创建信用户105094户,信用村539个,信用乡镇16个,积极推进“整村授信”工作落地。不断优化县域征信自查查询机布放,提供优质征信查询服务。不断加强县域征信宣传,丰富宣传内容,提高农户信用意识。
四、健全风险分担机制
加强银担合作,为涉农客户打造多元化融资方案。农业发展银行大力支持由政府出资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农村金融业务提供信贷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担保机构建设,探索建立多元化担保格局。目前,办理抵押贷款3户,贷款余额3250万元;办理保证担保贷款5户,贷款余额9000万元。农业银行实施服务乡村振兴“阳光办贷”工程,通过建立“政策+产品+机制+系统+队伍”“五位一体”服务体系,自主研发上线提供“四查询、一评价”自助服务的“阳光办贷客户服务系统”。邮储银行与省农业担保集团、盛京担保集团、省农业担保有限公司合作,解决涉农经营主体抵押物不足的问题,并通过“批量担保”的合作模式,优化流程,提升业务处理效率,积极做好涉农贷款客户的金融支持。截至3月末,担保类贷款放款4亿元,业务余额达到14.3亿元。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金融工作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