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2021 年 11 月 18 日 星期四
服务中心
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关于沈阳市草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的提案》(第327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种植业管理处 发布时间:2025-04-17

代红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沈阳市草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草莓作为高附加值水果,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也是我市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我市草莓种植面积约5180亩,产量16994吨,产值达到21556万元,主要集中在新民市、铁西区、苏家屯区和于洪区等地区。但受品种结构单一、种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政策支持和深加工不足等因素制约,我市草莓产业还存在品牌影响力不强、市场体系不完善、优质丰产技术普及率不高等薄弱环节。为加快推进草莓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草莓新品种和配套优质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加大政策扶持,促进传统草莓产业提质增效。

一、优化品种选育和推广,提升草莓产业竞争力

2022—2024年,我市引进章姬、小白、桃熏、艳丽等草莓品种共计33个,通过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地示范推广的优质高产高抗品种10个,在浑南区、苏家屯区示范推广设施土壤改良、熊蜂授粉、信息素诱杀等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辐射带动示范推广累计面积570亩,共增收250.8万元左右。政策引领品种选育和推广,2021年以来,沈阳市相继制定出台了《沈阳市促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1-2023年)》和《沈阳市促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4-2026年)》,支持种业新品系培育和鼓励优质农作物品种推广,累计有107个新品种(系)获得政策奖励资金535万元,2个品种获得政策奖励资金2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以沈阳市促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为依托,支持草莓等品种研发和推广,持续鼓励科研单位和企业提高品种研发能力,增强我市草莓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提升种植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

为提升草莓种植户种植技术水平,我市整合涉农科研教学单位、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科技型农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技术资源,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入户指导服务。为解决种植户贷款难的问题,市农业农村局分别与市农信社、邮储银行沈阳分行、市农商银行、农业银行沈阳分行等金融机构建立联系,协调各金融机构在各自涉农业务区域和网点设立专职联络员与各地区农业农村部门对接,建立了点对点联络协调机制,覆盖全市主要涉农地区的助农贷款投放网络已初步形成,有力推动了助农贷款投放。

三、构建完善的市场体系,打造具有区域优势的沈阳品牌

(一)为打造“沈阳臻品”积极开展品牌宣推。把握假日节点积极组织草莓展销活动,在工业展览馆、盛京大天地举办沈阳市品牌农产品年货展销会和“东北年货节”,同时在北京、浙江、深圳等地区相继举行“溯源中国·沈阳臻品”品牌推介会,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强化品牌培育,组织我市农产品品牌企业,参评辽宁省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农产品品牌评选活动。

(二)积极推进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2020-2024年,我市共总投资8780万元,争取中央补贴资金2213万元,建成通风库、机械冷库、气调库共17.3万立方米。通过开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我市果蔬产地低温处理率从30%上升到45%,进一步减少了农产品采后的损失,延长了农产品保鲜保质和供应周期,实现了错峰反季销售,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乡村振兴直播基地。建成乡村振兴直播基地,基地集选品中心、网络销售中心、品牌培育中心、服务运营中心、培训中心“五个中心”为一体。基地目前有4个直播团队、1个品牌打造团队、1个培训团队、1个第一书记工作队入驻直播基地。整合以我市9个涉农区县(市)农特产品为主的全省14个地级市700余家企业、800余种产品,为各类电商达人提供选品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整合资源,开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建设,推动草莓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鼓励草莓农产品企业申报知名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附加值;组织农博会等展销推介活动,提高草莓的市场认知度;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打造网红书记进一步提升电商销售平台。

四、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目前,沈阳市没有草莓加工企业,草莓产量少于市场需求。另我市草莓种植相对分散,种植面积前三位的新民市、铁西区和苏家屯区,种植面积分别为2029亩、1195亩、858亩,不能满足集中大量加工条件。因此,我市将积极鼓励种植主体更新高质高效品种,梳理可代加工企业及产品,采取标准化种植为主,辅以招商代加工企业,紧密结合市场行情与需求,适度开发草莓果酱、果汁、果干、冻干粉等深加工产品,提升草莓产业的附加值。

五、强化政策支持,完善服务体系

在政策制定方面,我市结合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一直把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形式,在惠农政策中体现出来。2023年度根据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出台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方案,对农户、家庭农场企业等经营主体的关于设施农业建设上的贷款给予不超过LPR的70%不高于2%的贴息,2024年度累计贴息86万余元,降低了设施农业建设成本,促进了设施农业建设工作。在资金扶持方面,对各区县(市)评选出的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当年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贷款给予一定的贴息扶持,2024年给予265万元的贴息项目扶持资金。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洽谈会,对接农信社、邮政储蓄、农业银行等金融部门为567家农民合作社、302家家庭农场贷款2.11亿元,缓解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的融资困难。今年年初,我局组织对全市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贷款需求进行了摸底统计,组织多家金融部门深入区县,面对面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进行贷款对接,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

感谢您对我市草莓产业发展的重视和关心。

主办:沈阳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堤西路529-1号城新大厦1号楼
政务公开电话:024-82703878        邮编:110001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5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449        辽ICP备18004178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