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2021 年 11 月 18 日 星期四
服务中心
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关于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提案》(第314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畜牧产业发展处 发布时间:2025-04-13

陶熙文委员:

您提出的《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提案》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全面加强畜禽粪污处理技术提升及培训

目前,沈阳市液体粪污产生量主要集中在奶牛、肉牛、生猪,利用方式主要储存180天后还田利用。奶牛养殖近3年处于深度亏损状态,奶牛大量减量,尤其是中小规模基本退出,99%以上集中在越秀辉山存栏奶牛5.5万头左右,越秀辉山液体粪污作为干湿分离回冲水循环利用,同时,越秀辉山自行流转青贮饲料种植基地30余万亩,每个场自建了储液池,多余液体粪污发酵后还田利用。肉牛存栏87.9万头,辽中区存栏35.5万头,占比40%,主要养殖方式为拴饲,每年约产生尿液40余万吨,目前,辽中区国有企业近海控股集团与养殖场户签订委托处理协议,约80%的肉牛液体粪污由其收储发酵还田利用,现在正在加快推进液体粪污储存池建设,已建成液体粪污储存池约30万立方米,按照北方180天发酵期,处理能力约60万吨。其他地区肉牛多为能繁母牛,且基本没有200头以上的大规模,根据生产特点,能繁母牛需要放牧运动才能适宜生产,因此多数粪尿在放牧过程中还田利用。全市生猪存栏197.5万头,新希望、牧原、杨翔、正大三大集团存栏约104万头,占比约53%,各集团基本承包种植土地及与乡镇、村的签订还田协议将液体粪污发酵后还田利用,其他中小规模养殖场处理方式也为发酵还田利用。

沈阳市畜禽液体粪污处理利用一般采用“处理+资源化”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固液分离,一般采用机械压榨、离心分离或筛网过滤,将液体粪污分为固态粪便(可堆肥)和液态部分(含氮磷等养分),降低后续处理负荷,液体堆沤发酵后还田利用。如越秀辉山奶牛场、辽中区树新生猪养殖场、扬翔生猪养殖场等。二是厌氧消化(沼气发酵),在密闭反应器中利用厌氧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甲烷)和沼液,沼气作为燃料或提纯天然气,沼液发酵后还田利用。如辽中区善达公司。三是好氧生物处理,通过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或氧化塘,通过好氧菌降解有机物后还田利用。 四是工厂化处理达标排放,汽提法是目前应用于高浓度含氨氮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废水中游离的氨氮浓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浓度差,在碱性条件下以蒸汽作为载气使氨氮不断从液相转入气相中,从而达到废水脱氨的目的。或者采用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预处理+厌氧处理+厌氧氨氧化处理+好氧处理+深度处理”的工艺路线等,处理成本较高通常在60-80元/吨。五是菌剂法处理,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嗜热链球菌、EM菌、硝化细菌、高温放线菌及复合菌剂等进行综合分解、脱氮、除臭,对液体粪污进行厌氧处理或好氧处理,适当倍数稀释为液态肥或达标排放,比工厂化处理成本低,但需克服北方冬季气温低及养殖场使用消毒剂、抗生素等不利因素,目前,辽中区近海控股对液体粪污处理正在利用不同的菌剂进行发酵实验,实验成功后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二、不断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为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强化实用技术供给,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市农业农村局每年组织各区、县(市)推介2-3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典型案例,编辑成册,同时,购置了《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用技术与典型案例》广泛发放并组织各地区采用现场培训的方式进行推广应用,截至目前,推介典型技术案例17个,涵盖了肥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养殖场垫料化利用、基质化栽培利用、生物转化利用等几个方面,通过条垛式、槽式、反应器式好氧堆肥,促进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生成腐熟肥料,通过厌氧处理沼渣沼液,改良土壤结构,减少化肥使用,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提纯天然气用于燃料及发电并将沼渣沼液作肥料利用,通过将腐熟粪污与秸秆等混合,用于无土栽培或育苗基质,探索利用蚯蚓分解粪污生产蚓粪肥,产生高效土壤改良剂等。技术典型案例基本上符合经济实用角度,符合本地畜牧业产业发展水平,与当地畜禽养殖规模、生产现状、养殖习惯和产业布局相结合,案例所用设施设备投资要求经济实用、运行高效、处理费用低、维修管护简单方便等条件。

在国家《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粪污还田技术规范》、《有机肥料》、《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和《辽宁省农业废弃物堆沤肥料生产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有关指导服务资料,包含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建设标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用技术,如条式(堆式)堆沤、槽式堆沤、覆膜堆肥、贮存发酵、厌氧发酵、臭气减控等技术标准  

多年来,沈阳市不断争取上级及安排本级财政资金,不断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扶持力度,从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有机肥生产、还田利用、区域性粪污收储运用等方面做到了体系化。一是加大市本级扶持力度。2015年至今,投入财政资金1.3亿元,支持规模养殖场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投入财政资金0.5亿元对有机肥厂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生产的有机肥实施补助。2025年,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已安排资金0.2亿元继续对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及有机肥生产进行政策支持。二是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扶持,2019年至今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亿元,在沈北新区、辽中区、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等地建成粪污处理中心4个,收集中心11个,购置粪污运输车辆173台,建设粪污处理设施规模养殖场41家,目前均建成投运,商品有机肥年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可处理畜禽粪便180余万吨。2023年至今,争取国家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示范项目资金3000万元,支持辽中区、沈北新区实施支持粪肥还田收集处理、施用服务等;沈北新区示范面积20万亩。同时,每年积极争取黑土地及高标准农田政策资金。2019年以来,全市承接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14.83万亩,其中:新建301.9万亩、改造提升112.93万亩,项目总投资74.76亿元。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71.71万亩,项目区计划施用有机肥11.4万吨,预计投入资金1.27亿元。正在组织申报2025-2027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23.32万亩,计划总投资54.24亿元。2021-2024年省下达中央财政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省财政黑土地保护项目共491万亩,积极向省争取2025年度项目145万亩,待省方案下达后指导各区县实施。

三、全面建立健全粪污收储运用体系

2023年8月,省农业农村厅部署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为抓手,推进畜禽粪污收储运用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市设置乡、村两级粪污收集点986个,其中,沈北新区2个、新民市253个、康平县410个、法库县321个。根据调度,2025年1月-2025年5月,共计收储运粪污32.37万吨。

一是高位推进,市领导牵头,沈北新区、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辽中区召开了全市专项工作现场会,选取粪污收集点现场剖问题、论标准、做示范,使我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收储运用体系建设得到有效推进,我市康平县工作典型经验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交流推广。二是强化指导,我局制定印发建立畜禽粪污收集储存运输利用体系的指导意见,从建设目标、循环体系、管理模式、主体培育、政策扶持、经验总结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建立工作专班持续推进。制定印发了沈阳市粪污收集点建设和管理参考指南,全面强化指导服务。三是加强调度,为进一步厘清底况,及时掌握工作进度,专人负责对全市九个涉农区县(市)基层粪污收集点设置计划、类型、收运粪污数量、粪污转运去向等情况进行了调度,为明确收集点粪污去向打好基础。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深入研究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技术,持续加大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有机肥生产和粪肥还田利用政策扶持力度,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处理水平,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感谢您对市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关心和关注,希望继续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农业绿色发展工作给予支持。

主办:沈阳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堤西路529-1号城新大厦1号楼
政务公开电话:024-82703878        邮编:110001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5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449        辽ICP备18004178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