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2021 年 11 月 18 日 星期四
服务中心
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关于发挥农业资源优势 推动建设食品工业大市的提案》(第180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乡村产业发展处 发布时间:2025-04-22

吕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推动建设食品工业大市的提案已收悉,经认真研讨和分析,认为该提案有很强的指导性,以品牌打造、项目建设、培育主体为载体对推进我市食品工业大市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部署要求,锚定食品工业大市建设目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聚焦“8+N”领域,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一区一园”建设,持续培育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推进“沈阳臻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2024年,规上企业388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90家,3家上市企业,全市食品产业链产值1121亿元,同比增长5.6%。

二、工作情况

(一)加强基地保供

2024年,全市粮食产量80.1亿斤、蔬菜产量418.4万吨;肉蛋奶总产量106.2万吨;水产品产量22.6万吨。一是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增长。蔬菜、水产品、肉类产品较上年增长。二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成国家下达的稳定在98%以上任务和1.8批次/千人任务。三是突出冷链物流补短板。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28个,新民获评全国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

(二)推动龙头培育

一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8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90家。二是实施经营主体提升。实施新增先进加工设备补贴,支持伊利乳业、华康肉禽等18家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数字化提升。支持企业融资发展,对苍达粮油、中街冰点等36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生的流贷进行贴息。三是打造交流合作平台。组建全市农业企业家联盟,组织沙龙座谈、政策解读、专家问诊等系列活动。

(三)推动集聚发展

支持康平县、辽中区、沈北新区、新民市等4个省级加工集聚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康平县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其余在推进中,共完成投资额6632万元,占总体工程进度60%。新争取国家设施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扶持2130万元,全市推进建设特色产业集群达6个。

(四)推动项目建设

赴北京、长春、呼和浩特以及韩国等地开展食品产业链招商活动15次,全市共推进农业招商项目107个。推进投资500万元以上食品产业项目97个,完工22个,达产3个,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

(五)推动品牌打造

参加世界品牌大会,建设“沈阳臻品”全品类区域品牌谱系,培育清水大米成为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深化推进新华网赋能沈阳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现有省级区域品牌4个、获得省级以上品牌认证45个。

(六)搭建展销平台

全年共组织参加各类农业展销活动15次,累计现场销售额1000多万元,实现签约额41多亿元。把握假日节点,积极对接副食集团、盛京资产等单位,先后在工业展览馆、盛京大天地举办沈阳市品牌农产品年货展销会和“东北年货节”。畅通集中采购渠道,联合市总工会、市商务局等单位,面向驻沈央国企等大型单位和重点餐饮、商超企业,组织产销对接会。拓宽域外销售市场,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举办沈阳优质品牌农产品推介会。成功举办2024沈阳食品产业发展大会,18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签约总额达到34.38亿元。

三、下步计划

针对您提出的推动建设食品工业大市的对策建议,我局将积极采纳并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强化原料生产基地标准体系。继续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证书(不含续展),每个分别奖励1.5万元、3万元,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质性,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2.培育壮大优势“链长”龙头企业。围绕粮油、畜禽、水产、果蔬、饲料、乳品等优势主导产业,综合运用新增生产性固定资产贷款贴息、龙头企业流动贷款贴息、新增生产性固定资产补助等政策,分级分类培育优质龙头企业,全年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拉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3.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和展销。继续打造“沈阳臻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组织企业申报“沈阳臻品”,进一步完善产品品牌。搭建品牌宣传矩阵。依托新华网定期发布“沈阳臻品”短视频和推广素材,建立“推荐官”队伍。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收集“沈阳臻品”影像素材,深入挖掘绿色农产品产业特色和文化内涵。推动我市特色品牌农业产业与京津冀三角、珠、长三角以及华中等四个经济发达地区经贸交流与合作。组织品牌推广活动,计划组织参加国际贸易洽谈会、中国(沈阳)韩国周、食品产业大会、酸菜大会、农博会等农产品展示推介活动。丰富线上销售渠道。加强与抖音、淘宝等电商平台合作,打造电商直播基地,支持企业发展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兴电商模式。

4.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聚焦“抓园区、抓项目、抓产业”,打造5+3+1园区产业布局,升级沈北辉山、法库孟家、康平朝阳、辽中近海、新民胡台5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优化浑南富虹、于洪绿色产品、新民酸菜制品3个特色产业园,建设苏家屯食品科技园;推进沈北辉山、辽中近海2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完善道路、管网、垃圾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持续打造沈北新区食品产业振兴院等产业创新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加速新赛道新产业新业态孕育成长。推进沈北、法库等5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以上。推动全市60个以上投资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

5.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合格证制度正面宣传和巡查检查力度。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农业展会等“4挂钩”要求。积极做好农产品质量认证扶持,严格证后监管,将“两品一标”农产品纳入风险监测范围,持续保障产品品质。

6.积极做好专项服务工作。深入实施“领导干部包保服务龙头企业服务”专项行动和“食品产业集群专项服务”活动,从政策支持、资金落实、金融对接、项目管理等方面,聚焦问题开展日常管理和实地调研,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主办:沈阳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堤西路529-1号城新大厦1号楼
政务公开电话:024-82703878        邮编:110001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5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449        辽ICP备18004178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