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2021 年 11 月 18 日 星期四
服务中心
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关于助力农村小微企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提案》(第110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乡村产业发展处 发布时间:2025-03-20

代红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助力农村小微企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局持续重视并发挥农村小微企业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小微企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保供基地稳

202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19万亩,粮食产量超80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全市蔬菜播种面积98.7万亩,产量超400万吨。肉蛋奶总产量超100万吨,其中肉类占57.5%、蛋类占14.1%、奶类占28.4%。全市预制菜原料保供基地达到80个。水产品产量20万吨以上,实施稻渔综合种养1万亩。

(二)支持作用强

我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90家(其中国家级17家、省级62家、市级211家),其中,小微企业占比近1/3。2024年,食品工业产值达到1121亿元,其中也有很多小微企业的贡献。

二、具体举措

(一)建立农业小微企业数据库

持续开展农业企业发展情况年度调查,动态掌握农业企业家及其企业发展基本情况。每年定期组织各涉农区、县(市)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调研工作,主要对企业建设规模、企业法人、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年产值、年利润等经济运行数据进行调研汇总,形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调查表,进一步建立农业企业和企业家数据库,将优秀的农业企业家“找出来”。

(二)培育农业小微企业人才资源

一是《市科技局等11部门印发〈沈阳市建设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沈科发〔2022〕11号)明确: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建立实际贡献与收入分配相匹配的内部激励机制,鼓励农技人员开展创业辅导、参股经营等增值服务并形成利益联结的实质性合作机制。二是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市委人才工作的统一部署,制定出台《“兴沈英才计划”农业名家项目实施办法(试行)》,办法明确了农业名家的支持范围、遴选标准、数量和程序、支持政策等,重点支持在涉农领域科技研发、基层农技推广、农业农村改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和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包括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管理服务人才、农业产业人才3个类别,人才将获最高10万元奖励资金。同时,从2004年我市启动了“青年农民上大学”培训专项工作,一方面培养农村企业家机会感知能力,拥有变革战略思维,了解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另一方面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创业。

(三)精准帮扶小微企业融资贷款

一是市金融局支持银行机构在县域地区大力实施“金穗惠农通”工程,深入村屯,在农村地区的农村商超、农资店、便民服务中心等场所设立服务点,持续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引导服务点在提供小额取现、生活缴费、转账结算等基础金融服务基础上,依托新开发的微信小程序,对“惠农e贷”“金信农E贷”“微捷贷”“纳税e贷”“抵押e贷”“公司+农户”等产品进行推荐,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实现惠农服务点乡镇覆盖率100%。二是创新开发涉农金融产品,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开发辽宁肉牛、沈阳粮食、沈阳肉鸡、沈阳淡水鱼、新民酸菜等涉农产业链金融产品,强化红星贷、助保贷、创业担保贷等工具推广使用。引导银行机构针对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特点,推出“银行+保险+农户”融资模式。三是在金融服务方面,对有融资需求的信用村农户,给予优先满足贷款需求,贷款利率在现行同类执行利率基础上给予一定优惠,涉及涉农创业担保贷款的给予优先投放,配备专业人员提供驻村金融服务。

(四)鼓励农业小微企业创新创业

一是为农村微型企业多创造创业机会。指导开展小微企业参与沙龙、创新大赛等服务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和融资对接,开展项目路演、成果转化对接等公益性服务,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运营成本。推进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拓展创业空间带动就业,引导和激发全社会释放创新创业活力,已打造一批规模较大、功能齐全、服务体系较为完善的“双创”示范基地,累计孵化企业5000家以上,带动就业人口达3万人以上。二是为农村小微企业搭建产学研用平台。鼓励、支持小微企业与省农科院、渤海大学等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指导县(市)成立乡村产业专家顾问团,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推进产品创新。

(五)鼓励农业小微企业打造品牌

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推动农产品品牌认证、区域品牌体系建设、加强品牌宣传推广等举措为重点工作方向,充分借助外出参展、招商推介、沈阳农博会等平台,开展多种多样的推介、洽谈、对接等活动,有效地提升了相关品牌农产品的价格和市场占有率。具体措施方面,市农业农村局一是建设区域品牌谱系,做好区域品牌战略规划;二是加强品牌认证,帮助企业建立可信性背书;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筑牢品牌基础;四是鼓励组建行业协会,培育品牌发展领军企业;五是做好农产品区域品牌宣传推广,拓展品牌销路。目前,全市绿色和有机农产品421个、地理标志品牌31个、省级区域品牌3个、获得省级以上品牌认证40个。

(六)成立农业联盟打通上下游

为助力农业小微企业成长,市农业农村局指导沈阳市农业产业链协会成立沈阳市农业企业家联盟,主要是助力农业企业沟通,推动农业企业合作。其中包括不同企业、不同产业、上下游之间融合关联。联盟也会根据企业需求,针对性地召开沙龙、座谈、对接等活动,以感情信任为支撑点,打通小微企业之间的社会网络圈,助力企业成长。

(七)为农业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优化梳理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做大做强、科技创新、人才引育、金融扶持等方面政策措施,形成《沈阳市农业企业惠农政策包》,以联盟调研、座谈等方式送政策下乡入厂,确保政策集成落地。

感谢您对沈阳市农村小微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主办:沈阳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堤西路529-1号城新大厦1号楼
政务公开电话:024-82703878        邮编:110001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5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449        辽ICP备18004178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