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代表:
按照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沈阳地区高产优质稻米品牌的建议》我局进行了认真细致地研究,对您提出的建议表示非常认同,现将具体情况回复如下。
一、稻米品牌建设基本情况
沈阳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建设,以“品牌强农”为核心战略,围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目标,构建起多层次、全品类的农业品牌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迈进。通过整合资源、强化品牌培育、延伸产业链条,沈阳市农业品牌建设成果显著,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一是壮大主体。培育稻米产业龙头企业48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9家、市级33家;拥有国家级合作示范社11家、省级122家、市级224家。二是品牌培育。通过多年积累发展,“清水大米”“辽中大米”“新民大米”“苏家屯大米(红菱大米)”被评为国家级地标产品,稻米品牌“沈北清水大米”被评为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康森留芽米”“迈德利”“栖鹤湖”“十月稻田”“北星”“一品康”“农丰”“万金蟹田”“丁家蛙田”“沈北七星大米”“佳玉大米”等被评为省知名农产品品牌。稻米绿色食品67个,认证面积23万亩。三是促进融合。以三农为资源,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旅结合,建设了国家AAAA级景区“稻梦空间”等多项稻田画产业主体,被称为“中国稻田画之乡”。稻梦空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辽宁省唯一一个全国第三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二、稻米品牌建设主要措施
(一)夯实产业基础
近年来,沈阳市以甄选优质品种、加大示范推广、培育特色品牌为核心目标。一是大力推进一批稻米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稻米种植面积180万亩、总产量保持在100万吨左右,稻米产业链产值140多亿元,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绿色水稻发挥出更大效益。二是积极提升水稻育种和标准化种植水平。新民、苏家屯、铁西等稻谷产区积极开展育种繁育示范工作,新民采用生物炭育苗基质开展水稻优质示范区1000亩,苏家屯八一红菱街道建立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基地200亩、原种繁殖田100亩、原种繁殖田1500亩、食味米生产基地3000亩,铁西在长滩镇建设水稻繁种基地1200亩。
(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我市亿元以上龙头企业6家,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6家。新增认定市级稻米类龙头企业3家、国家级1家,十月稻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辽宁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独角兽企业。推进稻米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一批稻米加工项目,提升加工水平;加大招引免淘洗米、配制米、营养强化米及米饼、米线、米粉、米糊、方便米饭等米制品加工、配送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新民、沈北两个稻米加工集聚区和辽中加工产业园,推动稻米产业链做优做强。
(三)加强品牌建设
一是强化品牌培育。2024年在北京、浙江、深圳等地区相继举行“溯源中国·沈阳臻品”品牌推介会,实现“沈阳臻品”首次对外亮相,得到广泛关注,以推介会的形式对我市稻米品牌进行推介。目前已初步建成以“沈阳臻品”为母品牌,沈阳大米、辽育白牛、辽中鲫鱼、沈阳蛹虫草、辽中玫瑰、新民酸菜等产品为子品牌的沈阳市农业品牌谱系架构,形成了统一管理、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联合宣传。与新华网合作开展“溯源中国·沈阳农业品牌赋能行动”项目,发挥新华网的渠道聚合优势,“沈阳大米”等品牌农产品亮相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中国预制菜产业赋能行动、“珍奇辽味”走进韩国活动等。三是拓展域内外渠道。2024年共组织参加各类农业展销活动21次,累计现场销售额1000多万元,拓宽域内外销售市场畅通集中采购渠道,提高我市大米等农业品牌价值。
(四)强化科技服务
一是组建专家团队。以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团队为代表的育种科研机构和以东亚种业、天隆种业为代表的全国十强种业企业精心培育出沈农系列、北粳系列等众多优质高产新品种。沈阳将进一步鼓励重点企业育种研发,支持企业建设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稻米种植基地,加快推进中粮米业、信昌米业等优质企业加工线扩建项目。二是培育科技人才。大力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开办农村实用人才技能提升培训班,落实“兴沈英才计划”,实施农业名家人才项目。三是推进良技示范。在辽中、苏家屯、沈北、于洪各建设一个千亩水稻示范区,推广应用水稻工厂化基质育苗、增硅抗倒、化肥减施增效等技术,水稻示范区平均亩产700公斤以上,节本增效170元左右。推动辽中区水稻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项目建设,争取到位中央资金300万元,建设攻关试验区、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区“三区”总面积共计14.26万亩。
(五)强化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标准。2024年完成《北方粳稻品种低温抗性鉴定技术规程》、市级农业地方标准发布。沈阳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有限公司和沈阳康奉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标准化试点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被我局推荐为市级标准化典型经验案例。二是种业政策扶持企业发展壮大。2021年,沈阳市制定出台了《沈阳市促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1-2023年)》,其中“农业支持”部分,第2条“支持种业新品系培育”,是对新品种选育的支持政策。2021-2023年,累计有107个新品种(系)获得政策奖励资金535万元,其中水稻新品种(系)占37%,有力提高了我市品种研发能力。为了保证政策的延续性,2024年沈阳市又制定出台了《沈阳市促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4-2026年)》,持续对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给予政策支持。三是落实惠农政策。2024年按时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生产者补贴124482万元,其中耕地地力保护补贴63339万元(平均86.62元/亩)、生产者补贴61143万元(玉米63.85元/亩,大豆463.85元/亩,稻谷补贴标准91.06元/亩)。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提高品种研发力
持续以沈阳市促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为依托,以支持农作物新品种研发和推广为重点,持续鼓励科研单位和企业提高品种研发能力,增强我市种业市场竞争力。
(二)提升水稻标准化生产水平
组织《北方粳稻品种低温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的标准起草单位做好标准宣贯,因地制宜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宣贯培训。指导水稻种植主体进行“两品一标”认证,提升我市水稻种植的标准化水平,打牢沈阳大米品牌的质量安全基础。
(三)完善品牌建设体系
打造以“沈阳臻品”为核心的区域公用品牌,统筹推进“沈阳臻品”建设与运营,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模式创建品牌体系,充分发挥区域公用品牌载体的支撑作用。
(四)提升品牌影响力
继续携手新华网等权威媒体,搭建品牌宣传矩阵,发布“沈阳臻品”推广素材,深入挖掘农业品牌产业特色和文化内涵,全方位、多渠道加强农产品推介。
(五)扩大品牌市场占有率
计划继续举办东北年货节等活动,组织企业赴外埠参展,计划在华中、西南等地区开展沈阳品牌农产品展示推介活动。推动沈阳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衷心感谢您对沈阳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将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农业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