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2021 年 11 月 18 日 星期四
服务中心
市人大十七届四次会议《关于推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的建议》(第0447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乡村产业发展处 发布时间:2025-03-04

张林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的建议收悉,我局十分重视您的建议,经认真的研讨和分析,认为该建议有很强的指导性,以特色产业、集聚区加快我市农业产业发展,补齐产业链条着力解决对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这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现答复如下:

一、突出特色,壮大农业优势产业

“十四五”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围绕粳稻、蔬菜、畜牧、渔业等优势产业,紧抓产业关键环节,有力提升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市农业农村局先后制定出台《沈阳市发展提升五大优势农业产业链实施方案(2023-2025年)》《沈阳市推进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定位发展稻米、蔬菜、花卉、畜牧、渔业五个优势产业,以区域优势为重点,突出发展重点和目标,强调围绕产地资源做好特色品种,全面谋划特色产业。同时围绕法库葡萄、新民稻米和设施蔬菜、辽中淡水鱼、康平地瓜五个省级区域特色产业,指导县级农业部门积极谋划具体方案和工作重点,将特色资源做大做强。

二、龙头引领,打造全产业链条

抓住鸡架作为沈阳美食文化独特符号这一机遇,畜牧产业全链条模式正在壮大,昊明、华美等产业龙头,在养殖端应用传感技术提升种苗繁育,在加工环节采用全自动控温和称重式分级系统提升屠宰质量和效率,建设企业白羽肉鸡数据共享服务数据中台及大数据可视化平台扩大市场份额,将肉鸡产业作为特色品牌做大做强。预计全年我市生产鸡肉产品约50万吨,肉鸡产业全链条产值近100亿元。禾丰建设“辽育白牛”育繁推一体化项目,突破肉牛产业只有育肥没有育种的局面。稻米产业以项目推动,信昌、东亚种业,通过开展一系列稻米加工仓储及育种项目,补足产业链条,促进全市稻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发展产业集群,构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十四五”期间,我市在四个县域、沈北新区、浑南区等多地积极打造辽河流域粳稻、大豆、肉鸡、肉牛、良种奶牛、设施蔬菜等6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扶持起一批以信昌粮贸十月稻田筒仓项目、新民绿珠米业稻米深加工、福来集团豆制品加工升级、富虹大豆制品升级改造、辉山乳业奶牛养殖、昊明禽业肉鸡屠宰加工设施建设、秋实农科连栋温室等为代表的重点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政策引导企业发展项目、以项目补链条短板的作用,逐步形成了辽中和新民粳稻、沈北和法库良种奶牛、新民法库及浑南的大豆、辽中和沈北的肉鸡、新民设施蔬菜、辽中肉牛等多处优势产业集群。同时,制定出台《沈阳市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通过企业集中布局,推动产业集聚成链,目前,已建设辉山、辽中、新民、法库、康平5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四、突出特色产品,发展区域品牌

市农业农村局多渠道加大稻米品牌推广,打造“大民屯白菜”“翠花酸菜”“刘二酸菜”等知名品牌,通过开展外展推介,支持新民市、辽中区、苏家屯区、沈北新区赴外地展销、推介等营销活动,帮助稻米、蔬菜等生产企业搭建销售渠道;支持新民市、辽中区、康平县、苏家屯区、沈北新区、于洪区、铁西区积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开展本地农产品品牌广告宣传;通过展销会、推介会、品鉴会、招商座谈会、举办丰收节等线下活动开展优质优品的品牌推广,促进企业多元交流合作。市供销社打造“盛京厚稻”公用品牌、培育“金秋实”鸡蛋品牌、积极进行“盛京印象伴手礼”等品牌推广,做强做优沈阳农产品的品牌名片。

五、提质增效,做优特色产业链

为推进基地标准化、产业集群化、营销品牌化,培育质量标准高、科技支撑强、产业链条长、综合效益好的农业特色产业,结合我市农业资源优势,市农业农村局现以打造“1+8”特色产业为重点,着力在食用菌、设施蔬菜、大豆及杂粮、新民酸菜、淡水养殖、肉鸡、鲜食玉米、花卉、稻田画等领域,做好顶层设计,谋划产业链发展,制定专项方案,发展生产基地推动设施种植提升发展,建设数字化、智能化节能高效现代设施蔬菜种植基地,鼓励畜牧和渔业养殖设施优化;完善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菜篮子”保供基地,推进产销衔接,支持搭建市场化产销对接平台,发展农产品直播带货、直供直销等新业态;强化品牌建设,推动省级农业百强品牌增加数量递增,打造“溯源中国沈阳农业品牌赋能行动”,推动特色品牌农产品入驻新华网平台。

主办:沈阳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堤西路529-1号城新大厦1号楼
政务公开电话:024-82703878        邮编:110001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5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449        辽ICP备18004178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