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2021 年 11 月 18 日 星期四
服务中心
市人大十七届四次会议《关于持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强市和品牌强市建设的建议》(第0174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 发布时间:2025-04-02

高洪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强市和品牌强市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提高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推动农产品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理念,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不断强化农产品产销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以强质量、强品牌为牵引,千方百计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始终保持高位运行,地产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初步建成以“沈阳臻品”为母品牌,沈阳大米、辽育白牛、辽中鲫鱼、沈阳蛹虫草、辽中玫瑰、新民酸菜等产品为子品牌的沈阳市农业品牌谱系架构,形成了统一管理、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情况

大力推动了农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全市累计发布44项农业地方标准,其中1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部配套地方标准,破解了地标农产品无标可用难题。推动“两品一标”和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健康稳定提升,持续发挥财政政策的“风向标”作用,对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证书的,每个证书分别以奖代补1.5万元、3万元。全市现有“两品一标”480个,认证数量全省第一。推动7个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组织区县学习借鉴绿色食品和标准化生产的典型实例,提高全市农业标准化管理和推广水平。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和标准化技术培训,发放各类宣传材料万余册(份),引导农产品生产主体提高安全生产种植水平。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

高质量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任务,农业农村和市场监管分兵把守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质量安全,抽检农产品任务量达3.3批次/千人。检测覆盖农残参数100余项,9个涉农区县90余个乡镇(街道),年均抽检果蔬农产品13类50余种。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制定并下发了《沈阳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行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工作机制》等工作文件,全市6家农批市场均建立快速检测实验室或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入场快检任务,对入场无质量合格证明的食用农产品进行100%检测,严把入场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关。率先在全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建设,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网格员监管工作制度,落实网格员1563名,打通了基层监管的“最后一公里”路径。市场监管部门在农批市场、农贸市场、农村大集等群众关注度高、消费量大的重点场所,因地制宜开展“你送我检”便民服务活动。

(三)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组建沈阳市农业企业家联盟,成立稻米、禽业等7个分盟,推动资源集聚,激发企业活力。完善市农业产业链协会“链易得”产销对接平台,参与内循环企业达81家,年交易额超3亿元。推动企业梯次培育,桃李面包、苍达粮油等4家企业入选2025年国家级龙头企业候选对象,好丽友、添味食品等15家企业进入省级龙头企业储备库。新建产地冷藏保鲜设施6.5万平方米,新民市获批2024年国家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盛发、雨润等6家批发市场获批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

(四)培育农产品品牌情况

强化品牌培育。沈北清水大米被评为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佳玉大米、新浓香苹果等7个品牌被评为省知名农产品。“沈阳臻品”获得SIAL西雅国际金奖和年度区域公用品牌奖。提升品牌宣推力度。在北京、浙江、深圳等地区相继举行“溯源中国·沈阳臻品”品牌推介会,实现“沈阳臻品”首次对外亮相,得到广泛关注。

二、下步打算

一是坚持标准引领质量兴农。新发布实施农业地方标准4个以上,指导相关主体做好标准化试点项目中期评估。积极做好农产品质量认证扶持,指导各区县挖掘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潜力,兑现“两品一标”认证补贴273万元。将“两品一标”农产品纳入风险监测范围,持续保障产品品质。开展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土壤、水质、大气指标质量监测,监测环境点位60个,增强绿色食品认证公信力。

二是多措并举织密安全防线。做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化监管调研指导,强化基层风险隐患排查和监管督导,安排果蔬定性检测37400批次,将定性筛查任务向乡镇监管站倾斜,切实提升立体化、常态化监管水平。高质量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任务,采取例行监测、专项监测与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计划在生产环节开展农产品定量检测18371批次,有效防范风险隐患,及时解决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

三是完善配套增强产业驱动。抓特色产业,推进提质增效。出台《沈阳市农业优势主导产业规划方案》《沈阳市预制菜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文件,抓好新民酸菜产业集群、白羽肉鸡全产业链发展。抓重点项目,推动补链强链。围绕农产品加工项目、国家产业集群项目等,加速推进蓝莓超级工厂、昊明集团肉鸡食品加工等60个以上开工项目建设。抓重点项目,推动补链强链。围绕农产品加工项目、国家产业集群项目等,加速推进蓝莓超级工厂、昊明集团肉鸡食品加工等60个以上开工项目建设;强化领导包保、领导干部进企业机制,推进添味食品、容泽园等20个以上竣工项目。抓深化创新,提升竞争实力。与国内食品顶级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定期与省内科研院所(沈阳农大、省农科院、渤海大学、药科大学)开展成果推介与转化活动,切实保障我市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创新发展。

四是统筹规划助力品牌发展。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增强产业驱动基础上,统筹推进农产品品牌发展。完善品牌建设体系。推进“沈阳臻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与运营,组建专家团队,针对“1+5+N”谱系单品制定相应标准,充分发挥区域公用品牌载体的支撑作用。科学规划“沈阳臻品”制度体系,全面打造品牌培育体系,系统构建标准评价体系,组织企业申报“沈阳臻品”,进一步完善产品品牌,打造“沈阳臻品”特色伴手礼系列。搭建品牌宣传矩阵。依托新华网定期发布“沈阳臻品”短视频和推广素材,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收集“沈阳臻品”影像素材,深入挖掘绿色农产品产业特色和文化内涵。组织品牌推广活动,到华中、西南等地区开展沈阳农产品展示推介活动。

主办:沈阳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堤西路529-1号城新大厦1号楼
政务公开电话:024-82703878        邮编:110001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5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449        辽ICP备18004178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