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发代表:
十分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的关心和支持。自2019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21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市创新开展了“美丽庭院、美丽村屯、美丽田园”建设三年行动,将村庄清洁行动纵深至庭院内部,打造美丽庭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生态资源推动农村功能、服务、文化、生态品质全面提升,实现村屯、乡镇环境明显改观,打造美丽村屯、美丽田园。
一、统筹推进辽河流域美丽村屯建设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辽河流域村屯环境建设,按照2021年8月5日市委常委会“构建‘大河文化+自然风光+慢生活’”会议精神,以及沈阳市加快推进辽河流域大河文明、生态治理、镇村发展的战略部署,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城县建设、水务、生态环境、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等多部门重点对辽河沿岸村屯开展美丽庭院、美丽村屯、美丽田园建设工作。自2019年以来,全市对辽河沿岸流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共投入7.94亿元,目前,辽河流域涉及行政村145个,60个村已完成美丽宜居村建设,其余行政村正在有序开展美丽宜居村建设工作,年底实现辽河流域美丽宜居村全覆盖,累计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138个,建设垃圾分类试点村138个,新建村内道路830余公里,修建路灯8354盏,村庄绿化60个村。
二、坚持规划先行推进辽河沿岸美丽乡村建设
我市制定了全市“三美”建设行动计划和美丽庭院、美丽村屯、美丽田园、幸福宜居村等建设方案,以及村庄清洁行动、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内道路硬化亮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庄规划编制、生活垃圾治理、村庄绿化等专项工作方案,形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体系,指导辽河沿岸乡镇、村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创建美丽庭院、打造美丽村屯、建设美丽田园。2022年着手开展《沈阳市辽河周边地区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将充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美丽村庄规划、生态修复规划等内容,以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国土整治、文化传承、民生改善、景观提升、交通体系、市政配套等方面为主导,推动辽河沿线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协调发展,展现“大河文化、自然风光、慢生活”美好愿景,将辽河沿线地区打造成为生态河、幸福河、景观河、文化河,形成贯穿我市中部和北部重要的生态观光带、经济发展带、百姓福祉带。到2025年,辽河干流水质以Ⅲ类为主,支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封育成效进一步扩大,补齐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大河文化”影响力。到2035年,辽河水质进一步提升,湿地面积明显扩大;建成辽河“自然风光”景观体系;实现村庄品质全面提升;建设辽河沿线碧道慢行空间,提高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
三、辽河流域综合整治情况
实施辽河干流防洪堤升工程。按照省统一部署,我市于2021年启动辽河干流(沈阳段)防洪堤升工程,工程涉及康平县、法库县、沈北新区、新民市、辽中区等地区约140个村庄,预计于2025年完成,工程实施后,辽河福德店至石佛寺段将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石佛寺至沈阳与鞍山界段将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开展辽河干流生态修复工作。2020年以来,辽河沈阳段实现了全线生态封育,307公里长生态廊道全线贯通。通过实施综合治理,辽河沈阳段滩区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遍布湿地水网和疏林草地,生态功能显现,全线形成“一带、两段、十五个节点”生态景观,建成康平辽河、沈北七星等国家级湿地公园。
四、2022年辽河流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一)建设美丽庭院,推进村庄清洁向庭院延伸
推进美丽庭院“四化”同步。序化洁化庭院,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入户指导、集中整治等机制,将村庄清洁行动向庭院延伸。绿化美化庭院,制定基础版、标准版、升级版示范庭院创建19项标准,分级梯次创建美丽示范庭院,建设美丽庭院示范街138条,实现每个建成的美丽村屯至少有1条美丽庭院示范街。有序管理庭院,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管理人员,推进庭院垃圾分类,实现常态化清洁。弘扬家庭美德,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建设好家庭、传播好家教。
(二)推进美丽村屯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
坚持规划先行,逐村编制村庄规划,年底实现辽河流域村庄规划全覆盖。坚持“常态化保洁+专项清洁”,年度滚动实施“村民总动员,干净过大年”等6大村庄清洁专项行动,形成“日常有清理、定期有维护”的模式。坚持融合发展,推进环境和产业共发展,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集体经济壮大项目等资源向辽河流域美丽示范村集中,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9个,17个村进入“一村一品”专业村项目库。
(三)建设美丽田园,推进美丽田园品质提升
按照打造辽河观光走廊总体布局,在辽河沿线乡镇以“山水串联、组团示范、抱团发展”为思路,以提升农村功能品质、服务品质、文化品质、生态品质为目标,选取6个乡镇建设美丽田园,其中沈北黄家街道打造以生态文化、农旅休闲度假的古村美丽田园,兴隆台街道打造稻米文化展示、民俗体验、生态旅游的锡伯稻香美丽田园;新民市大民屯镇打造蔬菜种植、设施农业一体化建设的现代农业美丽田园,兴隆堡镇打造生态、农业相结合的辽蒲水乡美丽田园;法库县依牛堡子镇打造生态采摘餐饮一体化的生态农旅美丽田园;康平县郝官屯镇打造以辽文化为核心的古塔文韵美丽田园,构建辽河流域乡村振兴“第一方阵”。
五、辽河流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下步安排
(一)推进辽河流域美丽庭院建设
将村庄清洁行动纵深至庭院内部,推进美丽庭院建设。推进庭院序化洁化,改造庭院破旧围墙,治理庭院乱堆乱放和乱搭乱建,保持院内整洁有序。推进庭院绿化美化,实施庭院绿化、花卉种植等,打造特色乡村庭院景观。推进居室整洁干净,科学、有序、整洁摆放家居物品,合理摆放室内家具,保持房屋门窗明亮,厨房内灶台桌面清洁。弘扬家庭美德,持续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建设好家庭、传播好家教、弘扬好家风。推进庭院管理有序,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管理人员,实现庭院常态化清洁。
(二)推进辽河流域美丽村屯建设
加强村庄规划编制。整合辽河流域村屯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提升美丽村屯功能品质。加快农村道路建设,维修改造农村公路,实现具备条件的自然村互通硬化路。提高村内亮化水平,合理设计和设置照明设施,实现村内主要道路和公共活动场所照明覆盖。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能力、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提升美丽村屯服务品质。建设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行政村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三年行动,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健康管理水平。持续巩固提升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建设文体活动场所,满足农村群众自娱性文化活动需求。提升美丽村屯文化品质。发掘、保护、发展历史文化村庄,重塑乡村文化生态。治理陈规陋习,培育淳朴民风、文明乡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塑造睦邻和谐、共享互助的氛围。提升美丽村屯生态品质。实施农村垃圾“大分流、小分类”,减少垃圾出村量,持续提升收运处置水平。持续推进农村改厕,按需推进农村公厕建设。推进村庄序化洁化,由“清脏”向“治乱”拓展。开展村内主次路种植和补植,消除裸露地面。
(三)推进辽河流域美丽田园建设
加强规划布局。辽河流域美丽田园乡镇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每个美丽田园乡镇配备一名乡村规划师,指导美丽田园规划落实落地。实施农村功能品质提升工程。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网、电网、水网,实施环境提升、景观亮化、旅游设施配套等工程。全面提高4G网络普及应用水平,推进农村5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量升级乡镇公厕,按需实施新建工程。实施农村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向农村覆盖。巩固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改造成果,推进县乡一体化管理。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推行医养融合发展。实施农村文化品质提升工程。提高县域地区整体创建质量,促进文明镇创建提质扩量。抓好农民生活习惯养成,除弊布新、崇尚新风,倡导科学文明、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实施农村生态品质提升工程。加强康平等地农村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实施村屯河道清淤疏浚,提升水环境质量。全面落实“河长制”。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提高农业清洁化生产水平。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推广绿色生态养殖,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再次感谢对我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