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基层区域农业推广体系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建议》(第0482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农业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一)强化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
2010-2012年,为构建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全市共建设49个种植业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市级财政投入1300余万元,用于乡镇级区域站办公用房维修、办公设备配备和工作车辆购置,区域站办公用房均不小于2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检验化验室、档案室、培训室和储藏库;仪器设备包括办公设备、检验化验设备、培训设备和办公车辆(皮卡)。
(二)强化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保障
依托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2019年以来,我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费累计支出2915万元,其中新民市675万元,主要用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补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补助、农业科技示范主体补助、农技人员能力建设补助,有效解决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的实际问题,有力推动了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发展。
二、加强基层农技员培育
(一)选任基层农民技术员
2023年,市农业农村局为聚焦本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精准把握遴选条件,精心遴选“头雁”培育对象,切实把干得好、有潜力、能带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遴选为培育对象,采取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的“4个一”培育模式,围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专业技能、调研实践等四大课程模块开展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并加入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浙江大学3所培育高校学习班,开始学习高校的培育课程。在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参训学员中选任67名做为作为基层农民技术员,充分发挥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学员联农带农、兴农富农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全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服务效能。
(二)积极开展基层农技员培训
依托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通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思路,我局先后于2023年6月和12月在丹东的辽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葫芦岛的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组织了两期市级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共培训基层农技人员200名,其中,辽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培训95人、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培训105名农技人员。主要设置了重大病虫害测报与防治、动物疫病药物安全应用、农产品电商销售管理、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等与日常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知识课程。
2023年4月,康平县、法库县组织96名基层农技员开展了为期5天的县级知识更新培训,其中康平县50名农技员,法库县46名农技员。2023年9月,全市遴选21名农技人员参加了省级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脱产培训班,涉及种植和畜牧两大专业。2023年12月,沈北新区在营口的辽宁职业学院组织33名基层农技员参加县级知识更新培训,康平县在葫芦岛的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组织50名基层农技员参加县级知识更新培训。
三、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一)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
市农业农村局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带头人、返乡入乡创业创新者、农业经理人、乡村治理和社会事业带头、基层农技员为重点培育对象,开展集种养、加工、销售、品牌、物流、管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培训。依托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优质农业职业教育机构,开展高素质农民集中培训;遴选中化现代农业新民MAP服务中心、辽宁万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沈阳翼泽万方科技有限公司(大疆无人机)等3家科技型农事企业和新民市姚堡乡大艳农机专业技术合作社等近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实训基地,实现了集中培训与实训实操相结合。设置了粮油作物优质高产栽培、经济作物高效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全程机械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品牌创建、创业拓展战略、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与风险防范等课程,培训内容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贯穿。近3年,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290人,学员满意度评价达到95%以上。
(二)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
组织涉农地区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及村“两委”其他成员,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小微农业企业带头人、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乡村土专家、基层农技员等共计45人参加全省乡村发展与治理主题培训班、创业富民主题培训班,提升农村管理人才能力。
(三)启动电商“千人培训”计划
按照任务带动、项目结合、分级负责等方式推动市县两级开展电商培训工作,重点对电商乡镇(街道)、电商村农户、企业、创业人员、农技人员等进行针对性、实操性轮训,努力培养大批电商人才。在沈阳广播电视台“云盛京APP”平台上组织召开沈阳市2022年线上培训,培训主要内容为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电子商务知识普及、互联网+农业发展前景,农业品牌、数字乡村、12316服务内容等。全市组织农村电商人才培训超2000人次,持续壮大涉农电商人才队伍。
(四)选送“青年农民上大学”
市科技局组织开展农村人才科技培训,培养乡土创新创业人才,集中力量确保完成300名“青年农民上大学”培训任务,发掘树立一批优秀结业学员典型,分享创业经验、交流创业成果。
四、构建人才引进机制
(一)实施主导产业人才引育
每年支持50名左右农业专家服务乡村振兴,引育3至4名国内领先的高水平创新型农村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持县域人才就近就地开展创新创业,开展“春风行动”等就业专项活动,吸引更多人才在县域就业,适当扩大县域人才生活补贴发放范围。为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推进“兴沈英才计划”在县域落实,支持引导人才向县域流动,加快培养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人才和乡村公共服务人才。
(二)贯彻落实科技特派制度
科技特派团集中将人才、技术、信息等科技资源引入农业农村,为做大做强产业、做优民生工作提供科技支撑。截至目前,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4941人(次)、科技特派团177个,实现全市8个涉农区县(市)、69个乡镇、57个涉农街道服务全覆盖,帮助康平县实现了脱贫“摘帽”并呈现出涉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支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效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2024年,力争选派服务基层科技特派团不少于30个。
(三)扎实推进基层“三支一扶”
贯彻落实《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十部门关于印发辽宁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方案》,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缓解农村基层人才缺乏。每年招募30名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康平、沈北新区、苏家屯区、新民、辽中、法库等郊区县基层工作。在岗位设置时,鼓励郊区县的岗位设置多以农业院校为主,做到专业与岗位对口,最大程度发挥出服务人员的优势。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沈政发﹝2009﹞[2009]12号)提出“创新农业技术和推广体系,推动以整合乡镇推广机构站,组建区域中心站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增强农技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的要求,沈阳市实施了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根据沈阳市科技局等11部门制定的《沈阳市建设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沈科发﹝2022﹞[2022]11号)“强化乡镇(街道)农技推广机构建设,涉农乡镇(街道)结合实际,明确承担区域内的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等农村推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卫生监督、农村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作职责的机构”。沈阳市按照国家关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的精神,2014年通过在农技推广机构增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做法,赋予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2016年通过省级农业农村部门验收。农技推广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息息相关,目前各级政府按照综合建站模式,下沉执法监管职能到乡镇(街道),极大的推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进程。
六、加大职称评审政策倾斜力度
为深化科学研究及其它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合理配置各类科学研究及其它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加大科学研究等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推动我省科学研究、装备制造基地等事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辽宁省人社厅出台《关于完善全省科学研究及其它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调控的通知》(辽人社﹝2019﹞52号),文件出台后,切实让岗位设置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和激励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文件针对专业技术高级岗位设置比例也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由原来10%增加到13%。各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可随单位社会功能变化、职责任务调整、人员编制增减和人员队伍发生较大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引进顶尖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可申请设立特设岗位,不受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岗位等级限制。
七、今后工作打算
(一)职称评审工作
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为确保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信息公开、过程公平、结果公正,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下一步市人社局将继续与行业主管部门密切合作,依据行业系统空余编制和空缺岗位情况,结合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储备需求,及年龄、学历、专业、资历等实际需要,解决专业技术人才配备问题。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
虽然近些年我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弱、建设步伐严重滞后,严重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今后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将继续在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队伍、条件、运行机制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增加必要的人员编制,优化工作条件,不断提升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能力,为从生产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有效的支撑。
(三)农技员培训
我市将继续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补助项目为依托,每年对项目县1/2以上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先进成果普及培训,培育一些业务精通、服务优良的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在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开展符合各地区农业生产实际的技术示范展示活动,丰富农技人员视野。
通过加强培训规划制定、课程模块设置和师资库建设等内容,采取分行业、分层次、分区域组织培训,积极遴选优秀的农技人员参加省级重点班培训。市级农业农村部门按照省厅印发的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方案,统一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市级普通班连续不少于5天的脱产业务培训。项目县组织开展不少于5天的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其中实训课程不少于3天。同时,还将通过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青年农民上大学等培训活动不断拓宽农技人员培训道路,不断获得知识给养新途径。
感谢您对基层区域农业推广体系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