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达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我市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关于畜牧工作部署,加快推进了生猪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发展。
一、目前我市生猪产业发展情况
1.不断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发挥市场调节、项目推动、规范管理和环境整治等多重作用,加快淘汰散养户,压缩小规模养殖比重;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养殖,加快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提升大中型规模比重;组织实施畜禽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工程,加大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力度,鼓励养殖场更新升级设施设备,规范养殖行为,推进清洁健康生产。截至2018年底,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650万头,猪肉产量39万吨,名列全省前列。近两年来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正大、扬翔等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相继建成投产,新希望全产业链新民项目现已全面开工,共计占地2200亩,计划投资7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出栏生猪100万头。
2.优化空间布局。按照与资源、环境、用地要求相匹配,与城镇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相协调的原则,各地根据当地畜牧业实情及重点发展畜种,保障养殖用地,测算土地承载能力,科学布局、统筹推进基地建设,优化畜禽养殖业空间布局。全市范围内共建设生猪示范区7个,农业农村部评定生猪调出大县6个。
3.推进清洁化生产。按照畜禽养殖排泄量与外部农业消纳量相适应的原则,从不同养殖方式需要出发,利用各种资源优势,推进畜牧业与种植业和农村能源的有机结合,形成以农牧结合为核心,以有机肥加工、沼气工程和管网储运设施为依托,实现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零排放为特点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推进现有规模化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改造,加快畜禽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应用,加大畜禽粪污处理力度,2014年-2018年全市共30家大型生猪养殖场完成了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生态建设项目,推动标准化生态养殖持续发展。
二、下一步发展措施
1.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近年来我市市本级扶持力度逐步加大,今年拟对当年建成的达标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给予基础建设补助,促进我市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已起草完相关扶持政策,待与相关部门会签完后可下发。
2.推进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中心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逐步疏导现有规模养殖场向远郊四个涉农区县市转移,推进新希望在新民市、康平县养殖场项目建设,进而促进新希望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发展“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周边行业生产,进而实现以点带面、以面连片,促进生猪产业全面发展。
3.加强生产和市场监测预警。利用部、省信息平台,加快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正确引导行业饲养,促进增养补栏。积极推广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平台“掌上牧云”客户端,确保监测数据稳定性,提高数据质量。
4.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利用科技推广体系项目,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养殖模式,总结推广适合当地实际的生猪生物安全防护、清洗消毒等实用技术,实现科技饲养,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饲养收益,力争规模养殖场母猪PSY达到28头。
5.加大生猪良种推广力度,切实提高母猪繁殖率和仔猪成活率。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进“育引繁推”一体化,建设育繁产业化生产企业。加强实用技术培训,特别加大对种猪场和规模猪场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防疫能力。
感谢您对我市畜牧业工作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