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2021 年 11 月 18 日 星期四
服务中心
市农业农村局等4部门关于切实做好农业 防灾减灾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通知
信息来源:种植业处 发布时间:2023-07-27


各涉农区、县(市)农业农村局、水务局、应急管理局、气象局:

目前,我市已进入主汛期和盛夏季节,也是粮食生产和防灾减灾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要求,千方百计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落实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入汛以来,我市部分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和短时强降雨,“小概率高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各区、县(市)相关部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战略考量,清醒认识做好抗灾夺丰收保安全的重要性,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紧紧围绕粮食产量目标任务不动摇,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准备措施做得更充足一些,做到防在成灾前、抗在第一时、救在第一线,坚决打赢农业防灾减灾夺丰收这场硬仗,千方百计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

    二、加强预警预报,强化灾情调度

    要立足于“早”,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准确分析研判气候和灾害发生趋势,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自媒体、12316热线、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等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技术措施,为粮

食主产区提供全链条、精细化、定制式气象服务,将农事气象信息及时发布到我市涉农地区。要立足于“准”,进一步完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准确掌握各地雨情、水情、苗情、虫情、灾情等信息;要加强沟通,确保各部门掌握、上报的农业灾情统计口径一致、具体数据一致。要立足于“快”,加强应急值守,关键时期、关键岗位坚持全天候值班制度,持续开展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及时报送信息,快速反映情况,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

    三、加强服务指导,落实防范措施

    市农业农村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沈阳市2023年科学防灾减灾夺秋粮丰收预案》(见附件),各区、县(市)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细化完善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农业农村部门要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及灾害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防灾减灾支持需求,制定分区域、分灾种、分作物技术意见;人力物力在关键时期要压到一线,分区包片推进防灾减灾稳产增产措施落实到户到田;灾害发生后,要组织应急作业服务队及时抗旱排涝、抢收抢烘;发挥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应急防治。水务部门要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有效防御江河洪水,最大程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做好蓄水保水,积极储备抗旱水源,强化抗旱水源统一调度和灌区灌溉排水管理,因地制宜采取应急调水、抗旱补水等措施,保障农业灌溉用水。应急管理部门要做好救援救灾物资准备,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开展防汛抗旱应急救援,组织做好灾害救助。气象部门要密切跟踪气象变化,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和分析研判,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四、加强政策支持,强化物资队伍保障

各区、县(市)有关部门要积极与本级财政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根据气候趋势和灾情发展,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和物资,支持农民落实防灾增产各项措施;及时安排本级财政资金投入,要开通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第一时间拨付上级安排的救灾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灾害发生时,要联合财政、保监部门督促保险机构及时启动农业保险理赔工作,做到早赔付、早兑现,支持农民及时开展灾后生产恢复,减轻灾害损失。要强化农业防灾减灾应急服务队伍能力建设,建立抗灾机具等物资储备台账,及早检修设施机具,引导农机合作社、植保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好抗灾救灾准备;及早做好用肥、用药、用种等农资需求调度,搞好生产储备,加强余缺调剂,强化质量监管,保障生产需求。

    五、加强舆情监测,强化正面宣传引导

    各区、县(市)有关部门要密切监测农业受灾等相关舆情和信息,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平台,及时解疑释惑,主动发布权威信息,正面宣传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要把握好时机、力度、节奏,防止过度炒作,合理引导市场预期。要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普及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和科学避灾防灾抗灾技术措施。要及时宣传各地推进农业抗灾夺丰收的重大行动、政策措施和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做好抗灾夺丰收保安全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附件:沈阳市2023年科学防灾减灾夺秋粮丰收预案

沈阳市农业农村局              沈阳市水务局

沈阳市应急管理局              沈阳市气象局

                                 2023年7月27日

附件

沈阳市2023年科学防灾减灾

夺秋粮丰收预案

今年以来,我市平均气温8.8℃,较历年同期(7.1℃)偏高1.7℃,降水量288.4mm,较历年同期(258.1mm)偏多1成,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到7月,部分地区出现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目前,我市已进入汛期和盛夏季节,也是粮食生产和防灾减灾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抓紧抓实抓细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做到准确分析,科学研判,坚决打赢抗灾夺秋粮丰收这场硬仗,确保粮食作物持续稳产、农民持续增收。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沈阳市2023年科学防灾减灾夺秋粮丰收预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抗洪涝防渍害

气象部门预测,未来10天我市平均气温接近常年,降水量0~10毫米,较常年偏少1到5成;未来15~30天,我市平均气温25.7~26.7℃,较历年同期偏高0.5~2.0℃,降水量为100~13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2成,强降雨过程多,部分地区可能发生较重汛情。要坚持“排、管、促”多措并举,及时抢排积水,养根护叶,促进受涝作物生长。

(一)及时排涝散墒。对低洼易涝地块,及时采取挖排水沟、积水坑、疏通沟渠和机械强排等措施,抢排积水,除水降渍,铲趟散墒,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防止出现因积水造成早衰、死苗等现象。

(二)加强灾后田管。对受涝田块,边排水边洗苗,及时清除烂叶、黄叶,退水后及时扶正植株;排水后迅速、足量追肥,养根护叶,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及时中耕锄划,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兼顾除草;对因涝绝收地块,提早准备救灾种子,及时改种补种,尽快恢复生产,减轻灾害损失。

(三)灾后消杀防疫。大水之后防大疫,及时清除淤泥和垃圾杂物,做好饮用水源消毒处理;对因灾死亡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好环境消杀,预防疫病发生和扩散。

二、防病虫保秋粮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推进绿色防控、科学用药,发挥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应急防治。结合下半年我市病虫害发生趋势,对标粮食生产,重点防范粘虫、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玉米螟、二化螟、灰飞虱、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玉米大斑病等“六虫三病”,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危害损失,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一)玉米病虫害

我市二代玉米螟,预计中等偏重发生;玉米叶部病害,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发生在我市的玉米叶部病害主要有大斑病、灰斑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小斑病、褐斑病等。

做好草地贪夜蛾、粘虫、棉铃虫、玉米螟、玉米大斑病田间监测调查,适时发布预警预报,科学指导防控,保障玉米生产安全。针对玉米螟、玉米大斑病等常发性病虫害要抓住防控关键期,分类采取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措施,压低穗期菌源和虫源基数,减轻危害损失。针对沈阳近期局部地区发生较多的玉米叶螨和双斑长跗萤叶甲,要加强田间监测,第一时间指导科学防治,防止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二)水稻病虫害

我市二化螟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灰飞虱预计中等发生,后期存在集中上穗为害的可能;稻瘟病,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部分感病品种存在暴发流行的可能,如抽穗期间出现低温阶段,则有利于穗颈瘟流行;水稻纹枯病预计中等发生,偏施氮肥、稻株生长茂盛、贪青晚熟的水田地块可能大发生。

防控二化螟要优先推广生态调控、性诱剂诱杀或性迷向、释放赤眼蜂等措施,同时抓住卵孵化期和低龄幼虫期开展科学用药防治,减少蛀茎危害。防治灰飞虱应突出压前控后,重点保护水稻灌浆期,防止出现褐变穗。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以预防为主,稻瘟病突出抓好破口期、抽穗期和齐穗期施药预防,严防流行蔓延;水稻纹枯病抓住水稻分蘖拔节期,科学用药防治,控制扩展危害。

(三)迁飞性害虫 

我市三代粘虫,预计中等发生。若7月中下旬出现强气流天气,则有利于二代粘虫迁入,干叶干尖多、草荒重的玉米田,可能偏重发生;二代棉铃虫,预计中等发生,虫情测报灯6月以来单日诱捕一代棉铃虫成虫,数量均在5头以下,但在辽宁省兴城、建平、喀左等西部地区出现蛾峰,须警惕;目前我市未发现草地贪夜蛾。

针对粘虫、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等易暴发、易成灾的迁飞性重大害虫,应在做好成虫监测的同时,抓好田间发生情况排查,适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对高密度发生区实施集中点杀点治,严防局部暴发成灾危害。

围绕我市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和下半年发展趋势,应强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释放天敌等措施的应用,提高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防控水平。在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基础上,突出抓好高密度点片应急化学防治与联防联控。

三、做好灾情上报  

各地要做好科学研判,以预防为主,强化应急值守,保证信息畅通,动态跟踪天气形势变化和农业受灾情况。一旦发生灾害,组织做好灾后自救,及早恢复生产,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做好灾后复产指导工作。要认真做好农业灾情调度,及时准确报送农业灾情及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措施等相关情况。


文件链接:市农业农村局等4部门关于切实做好农业 防灾减灾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通知的图解

文件链接:市农业农村局等4部门关于切实做好农业 防灾减灾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通知的解读

主办:沈阳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堤西路529-1号城新大厦1号楼
政务公开电话:024-82703878        邮编:110001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5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449        辽ICP备18004178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