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市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实现精准扶贫完善我市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你们对我市扶贫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我局对此提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对提案办理工作进行布置,责成扶贫指导处负责办理《关于实现精准扶贫完善我市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提案》,主管领导组织扶贫指导处对此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及时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办理责任和目标要求,结合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做到办理过程力求规范,办理结果力求满意。并及时与市金融局沟通情况,向康平县扶贫办了解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进展情况,全面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同时,就提出的关于完善我市扶贫小额贷款工作的提案,扶贫办深入乡镇、村和贫困户家中进行调研走访,征求对扶贫小额贷款需求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扶贫小额贷款发放规划,带动贫困人口发展产业。现就提案重点做如下几方面汇报:
一、我市扶贫小额贷款开展情况
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康平县。2016年10月,康平县政府安排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与中国农业银行康平县支行签订了政府征信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合作协议;2017年7月又与县农村信用联社签订了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协议,并正式与两家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工作。
为加快推进我市小额信贷工作,市政府先后组织相关部门赴小额信贷工作较好的先进地区学习经验和做法;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及康平县政府召开专题调度会,听取小额信贷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专门召开由财政、扶贫、金融部门参加的金融扶贫工作推进会,积极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市扶贫办每周调度一次小额信贷发放进度。为做好此项工作,扶贫办协调金融部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入手,做到信息公开透明。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做到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家喻户晓。一是利用全国扶贫日进行宣传,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康平县支行组织县域内8家金融机构在康平广场举行“精准扶贫强基础,金融扶贫兴产业”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进行宣传。二是康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国邮政储蓄康平支行、中国农业银行康平支行等8家金融机构,在营业网点通过室内外LED电子屏进行宣传。三是走街串户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第一书记会同信贷人员与贫困户面对面进行宣传,了解其脱贫致富意向,帮助解答贷款政策、发放范围、投放程序、投放额度和期限等,指导其合理利用扶贫小额贷款。
2.做好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拔出思想的穷根。以扶智促扶贫,让贫困户有一技之长,提高致富本领。针对贫困户缺乏发展生产实用技能,缺乏发展产业资金,大力推进“雨露计划”,围绕“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促脱贫”总体目标,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对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村级组织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新成长劳动力分期实施培训。针对贫困户需要发展产业的资金需求,县扶贫办向各乡镇、村发放小额信用贷款需求调查表,由各乡镇负责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对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通过扶贫办向金融部门推荐,金融部门按程序发放贷款。
3.实施贷款风险补偿制度。通过政府征信风险补偿基金来降低贫困贷款的评级授信程序和贫困户年龄限定的信用门槛。政府共发放征信风险补偿基金200万元(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各100万元)。同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充分利用春耕备耕生产和发展养殖业的有利时机,为贫困户发放贷款,发展特色增收产业。截至2019年2月末,县农业银行康平支行、农村信用联社2家机构,已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558.78万元,共计213笔。
二、当前我市扶贫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是贫困人口无劳动能力和丧失劳动能力占比较高。康平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714人,其中因病、因残造成无劳动能力和丧失劳动能力的7567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18%),不符合小额信贷条件,其他贫困人口中有明确贷款意愿和贷款需求的不多。
二是金融机构评级授信的要求较严。金融机构对贫困户从年龄、劳动力技能、信用、收入、经营条件到效益等条件进行筛评,导致评级偏低,授信偏少,贫困户普遍受惠力度不够。
三、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按照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和工作部署,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实施贷款风险补偿制度。搭建我市农村信用系统,继续与市金融部门协调,通过政府发放信用风险补偿基金,金融管理部门出台金融扶持政策的方式,解决贫困户资产少、无信用等级、不满足授信条件等问题。二是加强扶贫信贷资金的管理。扶贫小额贷款始终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明确贷款资金用途,不支持建房、购置家庭日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加强扶贫小额贷款监测,引导金融部门履行好贷款投放主体责任,既全力做好信贷扶贫工作,又避免贫困户因过度举债导致返贫。三是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深入乡镇、村屯开展政策宣传,组织业务培训,既让帮扶干部知道“怎么帮、怎么扶”,又让贫困户知道“怎么贷、怎么用”,确保贫困户了解政策、知晓政策。同时,在利用展板、公示栏等传统媒体宣传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进行宣传。四是加大培训力度,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扶贫先扶志,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扶贫项目。通过对贫困户农业知识普及、农业技术培训,充分调动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激励贫困户主动作为,提高贫困户自主发展生产的能力。
在此,对你们提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并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意见建议,以促进我们的工作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