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2021 年 11 月 18 日 星期四
服务中心
沈阳市农业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信息来源:农办秘书处 发布时间:2022-04-25

《沈阳市“十四五”农业现代化规划》解读

一、规划背景

“十三五”以来,沈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重点领域,通过持续建设,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菜篮子”产品供给有效保障,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切实增强,农业绿色安全生产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培育,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深化,实现了农村疫情防控和农业稳产保供“双胜利”,为沈阳新一轮振兴发展发挥了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十四五”时期,沈阳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首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安全和建设沈阳现代都市圈的重大任务需求将为沈阳市农业现代化提供新机遇;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将为沈阳市农业现代化提供新动能;再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将为沈阳市农业现代化提供新支撑;最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将为沈阳市农业现代化提供新空间。在面临机遇的同时,沈阳农业现代化建设仍将面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整体效益质量和竞争力需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需进一步夯实、支撑保障作用需进一步强化,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需进一步加快、要素效率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的重要工作部署,依据《中共沈阳市委关于制定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沈阳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沈阳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大力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新时代沈阳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沈阳现代都市圈建设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基本原则

坚持质量兴农。坚持抓产业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树品牌,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提高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

坚持效益优先。坚持把提升效益放在优先位置,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展农业功能、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坚持绿色引领。坚持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推进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

坚持融合发展。坚持推动“四化”同步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四、内容框架

整个规划文本分为三篇,由13章、47小节构成。

第一篇为总论,主要有规划背景和总体要求两章。其中,规划背景总结了十三五沈阳农业现代化的成就,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沈阳市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体要求主要阐明了“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应实现的主要目标。

第二篇为分论,为规划核心部分,共安排了十章,基于产业体系现代化、生产体系现代化和经营体系现代化来阐述“十四五”时期沈阳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工作任务、具体内容、实现路径。分论部分从构建“一环、一带、四区、五链”的“1145”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出发,通过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五项重点任务来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通过强化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两项重点任务来推进生产体系现代化,通过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两项重点任务来推进经营体系现代化。

第三篇为保障措施,为第十三章,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和健全落实机制四个方面来给出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落实的措施。

五、工作目标

规划的总目标是:2025年,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基本建立,农业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在东北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展望到2035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有效建立,在东北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具体来说,总目标可细化为三个方面:1)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健全。1145”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建立,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始终不低于省要求。蔬菜、肉蛋奶和水产等“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显著强化,实现绿色安全优质供给。农业重点产业链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打造3个百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倍增,推动从农产品加工大市向强市转变。2)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更加全面。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型,优质安全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显著增强。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标准化养殖场等生产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有力夯实。农业现代育种能力、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水平、农业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不断增强。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目标基本实现,农业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加快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保障。(3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更加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适度规模经营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和质量不断壮大,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六、主要任务

《规划》从“优化乡村产业布局、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10个方面,切实推动沈阳市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生产体系现代化和经营体系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全力保障沈阳市在东北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完成。

优化乡村产业布局上,一是推动乡村产业空间科学布局,二是推进农业生产力合理布局,三是深化农业产业链精准布局。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二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三是加快农业水利设施建设。

强化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上,一是推动果蔬优质高效生产,二是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强化渔业生态健康养殖。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上,一是完善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结构,二是加快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平台,三是着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上,一是统筹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二是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三是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一是做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业,二是做优乡村休闲旅游业,三是做精数字农业,四是做活农村电子商务,五是做强农产品品牌。

强化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上,一是推进现代种业保护创新,二是加强现代农机装备研发和示范应用,三是促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示范。

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上,一是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二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三是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四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五是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

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上,一是加快发展家庭农场,二是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四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五是推进农村创业创新人才培育。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上,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二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是加快农村发展配套改革,四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七、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坚持党管农业农村工作,强化责任担当落实,打造过硬工作队伍。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要坚持财政优先保障,强化金融扶持保障,完善用地政策保障,落实人才供给保障。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要建设高效政务环境,构建优良法治环境,持续优化农村投资环境。

四是健全落实机制,要健全规划配套体系,切实推进规划落实,强化考核评价评估。


文件链接:市农业农村局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 沈阳市农业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主办:沈阳市农业农村局
政务公开电话:024-82703878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36号 邮编:11000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5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449 辽ICP备18004178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