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2021 年 11 月 18 日 星期四
服务中心
关于沈阳市乡村产业发展要素保障 提案(第033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农办秘书处 发布时间:2022-05-09

王东、郭锡禹、王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沈阳市乡村产业发展要素保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村一品”专业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也是振兴乡村产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把“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放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来优先推进,围绕富民、强村、兴业的发展定位,加强规划引领、政策支持、示范带动。为加快推进专业村建设,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在统筹推进专业村建设、加强人才科技支撑、促进一二三产融合等方面开展工作。

一、发展特色产业经济圈,优化专业村规划布局

1.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是全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根据《沈阳市乡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沈农发〔2021〕9号),结合我市农业种养加销产业基础,重点围绕稻米、蔬菜、花卉、畜牧、渔业5大农业产业链发展提升行动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质增效三年计划,科学谋划专业村乡村特色空间布局和产业链条建设,加快培育比较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大力发展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发展的立体乡村特色产业。

2.分级分类推进专业村建设。2021年,全市已建成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100个,根据分层分类分级推进原则,今年将重点促进专业村提质扩面,培育建设县级专业村,基于各地区、各专业村资源和区位条件、自然和生态优势,制定县级专业村认定标准,县级专业村建设数量不低于本地区行政村总数的20%,市级专业村由县级专业村中择优培育,到今年底市级专业村要达到150个,市县两级专业村达到300个。

3.积极构建“圈”状产业发展格局。不断推进“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建设以及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建设。加快白羽肉鸡、良种奶牛国家产业集群建设,培育肉牛产业集群。壮大沈北辉山、法库孟家、康平朝阳3个省级加工集聚区,培育辽中、新民加工聚集区。加快辽中肖寨门等国家产业强镇建设。2025年力争创建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200个以上,推广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示范典型,打造3-5个产值超10 亿元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打造1-3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二、提升乡村建设品质,统筹推进专业村建设

1.加强基础民生建设。从区域规划和“十四五”规划的视角,以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空间”为基础,从发展路径、任务目标、产业布局等方面,实施专业村建设的系统性、综合性规划,加强农村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改善动力电、物流、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优先在专业村安排水、电、路、气和网等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保障农村安全饮水,新改建供水工程82处。改造10千伏农村电网161公里。新建、维修农村公路800公里、村内道路1300公里,安装路灯20000盏。建设农村公厕44座。提升农房质量,完善农村房屋建设标准规范,改造农村危房250户。健全运维管护机制,明晰乡村建设项目产权,以县域为单位组织编制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清单。

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水平,高品质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占比达到40%。推动农村基层定点医疗机构保障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深化100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建设。健全救助体系,农村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高15%以上。积极创建国家、省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推动沈北开展信息化平台试点。加快乡镇数字文化站建设,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学校,建成智慧安防村(屯)18个。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80%涉农地区实现5G网络按需覆盖。加快推进电商物流综合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发展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对接新型流通业态。充分发挥各类服务机构作用,为专业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3.强化政策资源保障。把专业村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统筹专业村与电商村、美丽村、幸福村一体规划,统筹专业村与开发区、中心镇一体发展,统筹专业村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一体推进。统筹市级及市以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资金向专业村倾斜,优先在专业村安排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池塘标准化改造、节水改造、农电线路、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专业村创建省级美丽示范村、市级精品示范村、乡村治理试点村。创新“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合作模式,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专业村倾斜。

三、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专业村带头人

1.培育农村创新创业主体。结合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在全市开展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沈组通字〔2021〕19号),抓好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试点推广工作,以党建引领带动专业村建设。采用“政策引领、产业扶持”等多种方式扶持一批农业企业, 培育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乡土人才、能工巧匠和具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的行业领军乡村企业家。  

2.建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加快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开展“三支一扶”,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服务,参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完善职称评聘制度,对县以下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对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推进“2022年沈阳市高级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开展技术咨询、成果转化、义务诊疗等。积极培养新型青年职业农民、青年乡村工匠、公共服务及乡村治理人才,安排300名“青年农民上大学”。

3.开展涉农电商人才培训。启动“千人培训”计划,开展市县两级电商培训工作,重点对电商乡镇(街道)、电商村的农户、企业、创业人员等进行针对性、实操性轮训。2022年,计划培育电商专业人才2000人。支持各区县(市)组织农村电商培训“领导班、总裁班、业务班”等学习和研讨活动。重点加强对我市农业“特色作物核心区”基层干部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培训,打造沈阳特色农村电商,支持区县(市)委托专业机构以及联合高校开展电商人才培训,壮大涉农电商人才队伍。

四、打造乡村特色产业链,推进专业村提质增效

1.以优势产业做强产业链。实施五大优势农业产业链提升计划,畜牧产业建设辽中肖寨门肉牛标准化养殖基地,稻米产业建设苏家屯优质米育种示范基地和订单种植基地,蔬菜产业建设新民大民屯农产品交易冷链物流园,花卉产业推动浑南园艺花木温室小区等项目建设,渔业产业链推进沈北稻田种养特色产业基地和新民鳜种质资源场建成投产。培育市级龙头企业30家,争创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建强稻米和禽业2个产业联盟,新建渔业、花卉、蔬菜3个产业联盟。建设佳合肉鸭、吉美甜玉米等20个重点项目,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全国农产品加工细分领域前20强开展精准招商。创建产业化联合体24个,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的联农带农、促农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加强。

2.以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把营养健康和绿色发展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发展方向,推动初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与原料生产、仓储物流、市场消费等上下游产业有机衔接,通过循环增值、梯次增值、全链增值。禽业重点培育集育种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配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猪和肉牛业重点开发熟食品、半成品及副产品综合利用。乳业重点开发功能性乳品、乳清蛋白、高端奶粉等产品。果蔬业重点开发个性健康饮料、脱水果蔬制品、腌制蔬菜加工等产品。力争5年时间,全市稻米、渔业、畜牧、花卉、蔬菜全产业链产值分别达200亿元、139亿元、700亿元、20亿元和130亿元。

3.以丰富业态提升产业链。依托种养业、田园风光、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推动实施种养、加工、电商、旅游、庭院等专业村提升工程,在农工之间找连接点,在农旅之间找落脚点,在农商之间找热卖点。实施农村电商发展行动,安排扶持资金1000万元,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电商产业园区、网红基地建设,组织农村电商培训等,新建电商县1个、电商服务中心3个,完成40个电商村项目建设,推进法库电商示范县、辽中和新民数字乡村示范县建设。发展休闲农业,新培育市级美丽休闲乡村20个,积极创建国家、省级美丽休闲乡村。促进乡村特色产业相互交融、协调发展,实现农业生产功能向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等多功能延伸。

感谢您对我市专业村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承办处室(单位):市委农办秘书处

责任人:韩大鹏

承办人:丁  薇   

联系电话:22847992  

                     

                        沈阳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4月28日


主办:沈阳市农业农村局
政务公开电话:024-82703878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36号 邮编:11000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35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449 辽ICP备18004178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