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研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沈阳市保护性耕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国家、省、市对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工作高度重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用养结合,通过政府与市场两端发力、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科技支撑与主体培育并重、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并举、稳产丰产与节本增效兼顾,遵循规律与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相结合,逐步在全市适宜地区全面推行保护性耕作,促进我市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市政府领导亲自批示,安排部署有关工作;副市长郑滨同志多次指挥调度,协调推进全市保护性耕作工作;在各种会议上,我局主要主管领导多次部署指挥调度,全面推进项目实施。二是落实《沈阳市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5年)》行动目标,经过持续努力,力争到2025年,全市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逐步增加到350万亩,占我市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1%以上。今年我市计划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70万亩,已将任务落实到各村,责任到地块。采取普遍推广和典型带动的推进方式,点面结合,提高实施质量和水平。三是我市为了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加大保护性耕作的力度,经郑滨副市长同意,我局出台了《关于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院府合作的方案》,今年拟建成200个村级保护性耕作标准应用基地,预计投入资金约655万元。四是认真执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民向保护性耕作所有机具倾斜,提高项目实施机具装备质量和数量。五是各级加大宣传培训工作力度,采取现场会、培训会、调度会、给农民一封信、宣传单、挂图、网络新媒体等形式,全方位宣传,全过程培训,使广大农民了解保护性耕作的意义,改变传统作业习惯,积极开展实施保护性耕作作业。六是通过定期调度、巡回检查、简报交流、调研考察等方式,促进项目落实。对于重要时点,重点环节重点推进,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省里的政策,出台《沈阳市2022年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持续加大优惠政策和补贴力度,继续抓紧抓行动计划实施工作,从加强宣传引导、试验示范、政策扶持、监督考核等方面持续用力,不断加大高标准应用基地建设力度,强化技术模式优化推广,推动保护性耕作观念深入人心,确保行动计划高质量实施,真正使保护性耕作成为我市适宜地区的主流耕作制度,有力促进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农机化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